四川绵阳墙体广告 市民的文明程度决议一座城市的温度。遇到不认路的来访者,市民会怎么做?记者造访了城区首要街道,以外地人的身份向过往市民问路。
“请问火车站怎么走?”、“费事问一下,市公民公园在哪条街上?”、“请问我坐几路车能到铁牛广场?”面临记者的发问,热心好客的市民给出了指引和答案。“我们俩正好一路,你跟着我走吧。”一位市民热心肠伴随记者前往目的地。
问路过程中,有些市民并不明白记者所问的当地在哪里,但他们却没有冷眼旁观,总能给出主张。当一个年青人被记者问及一个他也不熟悉的地址时,他对记者 说:“不好意思,我也不太明白这个当地在哪里。”合理记者欲离开时,年青人叫住了记者,让记者稍等片刻。只见他跑向路口正在执勤的交警,替记者问路。纷歧 会儿,年青人跑回来,通知了记者切当的地理位置。记者向他表示谢谢,“不客气!今后问路,可以找交警,他们最明白街路称号。”年青人提示记者,微笑着走 远。
跟着旅行旺季的到来,近期涌入我市的外地游客逐步增多,而像铁牛广场、富
乐山公园这么地处市中心商业及交通枢纽地段的旅行区,游客问路的格外多,也成 为我市市民热心指路的一个缩影。记者接连几日在富
乐山公园停步时,总能遇到热心的市民为游客指路。市民李丹丹通知记者,自个最多一次一起被三位外地人问 路,“一个问我仙海风景区怎么走,一个问我市中心在哪,还有一个问我邻近哪有中国银行。我直接通知他们,他们很谢谢我。”
记者看到,尽管我市许多当地都有夺目的路标,标着我市首要的景点、
医院等,但更多的游客还是挑选面临面地问路。正在道路上巡查的巡特警庞林通知记者: “我在这个路段巡查有几个月了,近来开端问路的游客逐步多起来,有时半个多小时里就能有近十个问路的。”说话间,一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一边用
手机导航一 边走上前来指着
手机上的地图问庞林:“请问这儿怎么走?”庞林看了一下
手机,立刻用流利的普通话,指着方向耐心肠通知他:“顺着这条街一直往下走,下一个 十字路口即是。”这位姓安的外地人通知记者,自个来自沈阳,到
绵阳有几天了,每次问路都很顺畅。二十出面的庞林骄傲地说:“帮助别人是我的工作责任之一, 看到许多外地人来我市旅行,很高兴。”
一声问路,问出的是外地游客对我市公民的信赖;一声回答,应的是我市公民对外地游客的关怀。短短的几分钟沟通,看似简略的对话,传递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