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策划 上一年12月重庆晚报刊发《固执矿坑变九寨》,首先揭秘了渝北区石船镇铜锣山矿山美景——39个采石矿坑成了湖泊,湖水湛蓝幽静,山林葱郁旺盛,美景堪比九寨沟,被网友誉为重庆“九寨”。
上星期五,一则《重庆周边游水纳凉好地方》的帖子在兄弟圈里热传,重庆“九寨”又火了——由于主城连晴高温,前来纳凉消暑的游客一拨接一拨,不只污染美景,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一则帖子天天引来数百人
上一年12月重庆晚报《固执矿坑变九寨》揭秘渝北石船矿山美景后,引来不少驴友、攀岩和摄影者的追捧。石船政府人员说,这些游客的到来已给环境带来必定影响,但人流量不算大,影响尚处于可控范围。但近期气温不断增加,尤其上星期五兄弟圈一则《重庆周边游水纳凉好地方》帖子后,前来纳凉消暑的游客一拨接一拨。
“一开始是周边居民,然后是前来铜锣山消暑的主城市民,然后是慕名而来的各方游客,这个‘游’,是指游水的‘游’。”本地居民如此描述。
兄弟圈所发帖子所配的湛蓝湖面,让不少人感叹:“湖水太美了!”据悉,近来几天,天天都有三四百人前往矿坑游水。昨日下午,重庆晚报记者现场询问了30多个游客,无一例外都是看到兄弟圈的信息,从主城自驾走一段路问一段路找过来的。
废物遍地摄影不敢拍地上
昨下午,重庆晚报记者前往游水人数最多的11号矿坑。矿坑标志牌邻近路面已停满了车。几名从沙坪坝驱车赶来的游客,看见湛蓝的湖水,已开始尖叫:“太闲适了!快给我拍几张。”
“这儿拍?你看地上好脏哟!处处都是废物!等会到湖里拍!”兄弟说。
“没关系,只拍上半身,不要拍地上,把湖水当背景。”
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地上随处可见塑料袋、食品袋、烟头、矿泉水瓶、纸巾、西瓜皮、花生壳、瓜子壳、烧烤灰、啤酒瓶、游水圈……
现场不少游客都带了塑料袋,但主要是用来装衣物的,脱离时罕见游客带走废物。
“你们卖完西瓜可不能够把西瓜皮带走?”一名年青人见湖边漂浮着各式废物,向西瓜小贩主张。得到的回应是:“我今天才来,这些西瓜皮不关我的事!”
高台跳水摔得青紫还叫爽
本地居民说,11号矿坑湖面积有10多亩,矿坑内部并非坡形,而是山崖式。尽管水满足明澈,但脱离湖边1米左右,大多都是深不见底。本地居民估量最深处超越40米,均匀深度也有20多米。
在矿坑靠山一侧有处高六七米的山崖。一个接一个的游客,挑选从山崖上一跃而入,溅起好几个平方米的水花。上岸后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一个劲地叫:“真爽!”
记者发现,玩跳水的不只图影响,更多的是为拍出能够在兄弟圈炫耀的美图。一次高台跳水不满意,再来一次,直到拍得满意停止。
尖利的石头很简单将市民带着的游水圈割破。有的市民仗着水性好,不带任何保护就游到湖中,难免让人忧虑:如果体力不支或抽筋了怎么办?还有不少市民任由孩子在湖中嬉戏。几个年青小伙在湖边玩闭气竞赛。
政府拟进行劝导和警示
从主公路到矿坑,记者沿途没有见到一块安全提示牌。矿坑顶部偶稀有吨重的巨石悬在上空,到底是岌岌可危,仍是耸峙不倒,全赖游客自个掌握。
矿坑内的尖利石头碎片随处可见。穿凉鞋的游客多,现场不少人诉苦:“见血了!”
昨日下午,重庆晚报记者将矿坑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遭受的污染损坏,向石船镇政府值班室进行了反映。作业人员表明,将告诉安全和综治部分前往现场检查,拟从今天起进行安全劝导和警示。政府将合作矿区正在进行的开发进行综合治理,防止美景悲歌。
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
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有39个巨型矿坑,占地4000余亩,有漏斗状、有竖井状,大小不一、形态万千。2011年,石船镇把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项目作为村庄旅游作业重心,拟构建一个集文明构思、科普教育、休闲参观、生态农业、矿坑酒店、智能养老为一体的参观休假目的地。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