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墙体广告 昨天是清明节,也是今年最后一个祭扫顶峰日,全天共接待扫墓
大众26.4万人次,引导机动车3.5万辆。今年清明祭扫错峰效果明显,更多人选择在非顶峰日、非清明节当天祭扫,清明节当天的祭扫
大众数量只要往年的三分之一。
据市民政局统计,3月19日到4月4日全市祭扫接待日期间,全市213处公墓共接待祭扫
大众385.9万人,引导车辆65.8万辆,同比分别增加4.92%和3.79%。但今年公墓周边交通状况明显好于去年,错峰祭扫获得较好效果。
昨天是清明节“正日子”,但由于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往年的祭扫顶峰并未如期而至。当天祭扫人数,也只要4月3日的一半。统计显现,作为清 明节第4个重点接待日,4月3日全市全天共接待扫墓
大众51.2万人次、引导机动车8.7万辆,同比分别上升21.6%、11.5%;八宝山地域接待扫墓
大众6.7万人次、引导机动车5400辆,同比分别上升15.5%、12.5%。
记者在昌平华夏陵园看到,早上7时不到,停车场西侧局部就曾经停了一大片
汽车。前来扫墓的余女士说,希望能“主动错开顶峰”,这样,还能有时间逛逛周边。到了早上8时多,陵园门口也未呈现排队拥堵状况。
工作人员通知记者,许多家眷提早就祭扫完了,然后小长假踏踏实实进来玩耍,因而今年错峰效果特别明显,“接待要比往年轻松不少”。
市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前几年由于祭扫人群集中,局部公墓会呈现拥堵现象。这几年清明祭扫接待日开端前,全市就经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和网络、
手机等,提示市民错峰祭扫。如今,错峰祭扫曾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
据引见,今年清明祭扫的5个接待顶峰日,除了4月3日同比略有增长,其他几天都不明显。“阐明以前顶峰日祭扫的人群曾经有一大局部错峰在非周末、非假期。”此外,即便在祭扫接待顶峰日,也有更多市民选择在下午前往祭扫,错开上午的小顶峰。
记者调查
骨灰撒海 老人比子女愈加看得开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 刘威)“舍不得,想留个念想!”“会不会不孝啊?”……面对能否承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的问题,很多子女都表示难以承受。市民政局有关担任人表示,其实有不少老人曾有过骨灰撒海的愿望,但由于子女难以承受,最终没能如愿。
连日来,记者在长青园骨灰撒海留念广场、八宝山人民公墓等地讯问了112位市民能否可以承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61位市民表示暂时还不能承受。
“我妈妈和我念叨过骨灰撒海,免得我们这些儿女担负墓地,还要每年奔走祭扫。”汪女士说,她不会承受这种方式,也不愿和父母讨论“生死”的话题。
大多数市民和汪女士一样,作为子女,很难承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他们更想留一份念想,每年能去墓地看看父母,就仿佛他们并没有分开。
调查中,还有约40位市民担忧,假如将父母的骨灰撒海,会被旁人以为“不孝”。
相比之下,家中已有过亲属骨灰撒海的人们更能承受这种生态殡葬方式。在长青园骨灰撒海留念广场,承受访问的31名家眷中,有90%的人(27 名)表示,参与撒海典礼后,觉得十分庄严,海撒是一种“十分有威严”的安葬方式。不过,他们也坦言,起初也很难承受海撒,但在老人激烈请求之下,只好服从 亲人遗愿。
陈女士的父亲曾在水利部门工作,生前就坚决请求骨灰撒海。陈女士本来有些抵触,但亲手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后,她了解了父亲的愿望,“那一刻,特别的宁静”。她说,这么宽广的大海,作为人生最后归宿,既美丽、又悠然,真的很好。
“我也希望本人身后,骨灰撒海。”陈女士说。与她一样,曾有亲人骨灰撒海的人们,大多也产生了“海撒”的愿望。
据市民政局担任人引见, 1994年到2015年,本市共举行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份骨灰撒入大海。2015年全年,骨灰撒海已打破2000份。
“关于骨灰撒海,老年人态度要比子女积极许多。”相关担任人说,“假如老人提出骨灰撒海,子女都能同意的话,全市骨灰撒海数量还会增加。”
据引见,“十三五”末,本市骨灰撒海数量估计占当年火化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