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港仍是那口港,桥仍是那座桥,大街仍是那个大街。现现在,水清了、桥洁了、大街洁净了……
8月14日,当村里的退休教师罗克友走进金桥街,围着附近转了一圈,旧时的回忆迎面而至。
罗克友家住
武汉,这次回老家看看,会会亲友。他说:“几年时间,村中的全部尽管都变了,但全部仍是那么了解。”金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思迪接过论题说:“
新乡村即是要让
大众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享受到实惠。”
阳新白沙镇金龙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曾是阳新的农业科技演示基地,是
咸宁、
黄石的先进单位,有过3届县委书记、5届镇委书记蹲过点的光辉。
可是,跟着镇域区划的变化,该村却掉队了。村中地步荒芜、山头光秃,村道冷巷废物成山,14个组还没通水泥路,甚至连村委会到村小学的通村路仍是砂石路。
怎样保住这面旗号,再现昔日光辉?
2011年村里举行“诸葛亮会”,鼓舞
大众代表、党员干部献计献策。选准什么样的突破口以及找准什么样的着力点,金龙村尊重
大众志愿,遵从村庄本身开展规律,保存
乡村乡土的特质,建造
新乡村。
2012年该村全部启动了
新乡村建造,先后修通了3条首要通村公路。接着,乘势而上,建筑通组公路、抢修文明礼堂、整修门口塘、治理长乐港……
“不毁山破石,不斩树拆房,不撵走乡民”,这是金龙村建造
新乡村的“三不”准则。
江龙组的门口塘抛弃多年、小桥破旧不堪,所以有人主张“爽性抛弃,从头再来”。可是该村据守“三不”准则,对门口塘进行清淤、护坡、美化,对小桥进行加 固、美化、复原。现在,该组门口塘又听捶衣声,小桥又现顽童影。乡民陈新运高兴地说:“这才叫‘小桥、流水、人家’。”
14个组的文明礼堂怎样建?村里坚持“坚持原貌、不毁古物,不拆房子、不撵走乡民”,照原原本本的图纸,用正规范规的施工队,建造时期没有发生一同扯皮拉筋的工作。
现在,走进该村塘亥组文明礼堂,但见青砖碧瓦,古色书香。村里的退休干部洪
汉中是文明礼堂的参与者、见证者,他说:“简直每一处都是按原面貌改建的,拿不准的时分大伙一同评论计划,终究都很满足。”
相同,村里的老街由于破落需求整治,有人主张拆迁扩建。村里扫除搅扰,施行“路面扩宽、
墙体粉刷、洁绿亮美”等工程,不只没搬家一家农户,节省了投资,还坚持了原貌。
几年来,该村通过国家项目、一事一议、能人捐献等,筹集600多万元,修通了14条通组公路,安装了100多盏路灯,改造了14个文明礼堂,4个组进行了村庄整治。
村委会主任许良顺说:“留得住乡愁,还要
大众享受到实惠。”
金龙村有2000多个山场,其间1800多亩山场是“年初长草年尾烧”。2012年村里大举“进军”山场开展油茶。可是,环绕其他的200多亩山场,我们定见不一致,有人主张把树木砍了种油茶;也有人以为一树一木、一草一花皆为情怀,不应该采伐。
终究,仍是“三不”准则发挥了作用。“决不精干斩树毁绿的蠢事!”村里留下了这片树木,留下了这片绿色。现在,1800多亩油茶长势喜人,而200多亩生态林也生气勃勃。
一个村好像一个人,都有着归于自个的故事。现在,金龙村村庄变美了,工业开展了,越来越多的“乡愁”在这里逐步落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