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墙体广告 11日,市民何女士发现8岁的儿子擅自采购了一部
手机,随后她到
手机店请求退货,却被商家拒绝。发生争执之时,民警及时出现,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何女士的儿子小东本年8岁,有一次玩大人的
手机时,发现有一款小游戏格外好玩,便动了心思:如果有一部归于自个的
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玩游戏了。
10日上午,乘着大人都去上班了,小东砸开存钱罐,拿着爷爷奶奶春节给的500元压岁钱,直奔城区一家
手机店,售货员李某看到小朋友一个人前来采购
手机,也并未过多问询。小东成功采购到一部
手机和一个充电宝。何女士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拿着一部新
手机玩游戏,多番问询后,小东说了实情。
11日一大早,何女士带着儿子来到
手机店,请求商家退货。可是商家以为,
手机已经被小东运用,外包装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影响二次出售,便以外包 装损坏为由不予退货。何女士以为,儿子只有8岁,是一名未成年人,对自个的做法没有判断才能,恰当买一些生活学习用品是能够的,可是背着家长去买
手机,显 然超出了其才能规模。两边各执一词,发生了剧烈争持。随后,
手机店职工报警。
民警赶到后,向商家解读了相关法律法规,还让其查阅了网上相似事例和处理结果,
手机店老板才知道因为小东未成年,其做法并未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的采购合同无效。在民警的调解下,
手机店老板退还了何女士500元购机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