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墙体广告 据安徽商报音讯 李府、李鸿章享堂、回报祠,合肥人李鸿章在晚清前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在家园也留下了很多印记。记者昨日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了解到,坐落该区磨店社区的李鸿章家庙正在加紧补葺,将于8月底竣工,一座徽派修建行将风貌重现,久经风雨的石狮、石鼓、圣旨碑等文物,也将搬到室内展馆陈列展览。
李鸿章家庙补葺月底竣工
昨日,在磨店社区于湾村,一处四面围墙的院落里,李鸿章家庙补葺工程正在施工。在一片苍翠的树林中,一栋9间将近300平方米的徽派修建主体工程现已建成,马头墙外形初现,小青瓦、花式格窗等装修和铺设的建材也已收购到位。“这次补葺的工程,只要当年李鸿章家庙的十分之一规划。”磨店社区文化站站长阚宏轩介绍说,新站高新区建发局和磨店社区今年一起筹资32万元,于6月20日开工补葺,计划在8月底竣工。
阚宏轩介绍说,李鸿章家庙作为李氏后人祭祀本房直系先祖的场所,全国只要于湾村这一处。家庙本来规划宏大,惋惜,后来在一百多年的前史风雨中,不断遭到腐蚀和损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只剩余一垛墙。
依据于湾村老人们的回忆,李鸿章家庙是典型的徽派修建群,“文革”期间,乡村里稀有百人参与的大会都在里边举行。文革后,这儿剩余的修建还作为于湾村小学的校舍、教师宿舍。“这次补葺,我们尽力做到在原址上重现古建,究竟当年老修建只剩余一些砖石了,而屋顶上的小青瓦等,也都是从广东专门定制的。”阚宏轩说。
8件文物将离别风吹雨淋
“这次补葺争取到的资金比较有限,我们一步一步来,先把展厅建起来,把所剩不多的文物先搬进去,不能再放到室外。”阚宏轩说。
在李鸿章家庙原址的宅院里,摆放着圣旨碑、石狮头、石鼓、饮马槽等,现在还有8件文物。圣旨碑已开裂为两截,所幸的是保存根本完好,笔迹依然明晰。
本来,李鸿章母亲75岁生日时,恰逢慈禧40生日,清同治帝在同治十三年下《褒赏谕旨》,圣旨后来又被刻在了石碑上。圣旨碑上记载:“因思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年近八旬,特沛恩施,着赏给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满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八丝锻袍褂料二匹。”“当年李鸿章家庙门前有两尊石狮,每尊一人多高,但在文革时被砸碎,扔到了池塘里,后来打捞上来,只剩余了现在这个汉白玉的石狮子头。”阚宏轩介绍说。石鼓是本来安放在李鸿章家庙门前的石质旗鼓,共有16尊,插16面大旗,现在也只剩余一尊。“展厅建好后,我们就将把这些文物搬进去布展,并拓荒一个投影室,动态展现李鸿章的相关史料。”阚宏轩说。
130多岁白玉兰见证风雨
补葺后李鸿章家庙里的徽派修建,将在古木映衬下,重现当年风貌。而相关于简直无存的修建和所剩不多的文物,李鸿章家庙宅院里的几株古木,却是百余年一向旺盛成长。
“一棵木兰树、两株腊梅,还有一株紫薇,都有130年左右前史了。”阚宏轩介绍说,木兰树已被列为安徽省名木,现在取名叫“李鸿章白玉兰”,又称华中玉兰,属木兰科,国内罕见。“这棵木兰树是李鸿章、李经方父子从日本带回亲手种下的,每年正月今后,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这棵树都是最早开花,斑白而朵形如荷花,所以当地人都叫这棵树为‘望春树’。”阚宏轩说。
此外,宅院里还有一株硕大的桂花树,也有适当长的年岁,现在已长到一层楼那么高。“从前有人情愿出十万元要买这株桂花树,这棵树在家庙的宅院里,就是价值连城,谁也不能动。”阚宏轩说,现在越来越注重对文物、古树名木的维护。
故居沧桑
李鸿章家庙本来规划宏大,占地有20亩以上,上万平方米的修建气势恢宏、雕梁画栋,是典型的徽派修建群。
“在磨店社区民间有传说,当年李鸿章家庙修建规划有99间半之多,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这么多,仅是人们关于李鸿章当年权势的一种猜测。”磨店社区文化站站长阚宏轩说,依据于湾村老人们的回忆,“文革”期间,乡村里稀有百人参与的大会都在里边举行。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