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墙体广告长期以来,因为受多种要素影响,导致乡村小学尤其是遥远山区小学的音体美专业教师极端缺乏,地处偏僻山区的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小洞小学也是如此。但自从本年秋季开学,该校来了三位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90后支教教师后,新的教育方法不光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并且还给孩子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大布景催生音体美山区支教效劳
“小洞小学,书声琅琅。金色幼年,充满希望。这是我们可爱的校园,这是我们的家园。陈旧的麻衣庙传承孝道,革命老区红旗飘荡……”11月下旬,记者来到水江镇小洞小学时,很远便听到这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该校校长陈江山通知记者,这是由三位支教教师创造的小洞小校园歌《铭记·生长》。
水江镇是袁州区最偏僻的山区城镇,小洞村又是水江镇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该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全校尽管只要6个教育班,却有6个年级,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现有学生272人,因为当地青壮年农人大都外出打工,校园留守儿童有193人,占比达71%。两三百名学生,却只要11名教职工,所以这所始建于1938年的红色小学,一向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使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了一句废话。因为没有父母陪同和管束,校园相当多的学生不光没条件上爱好班,并且课余时间都处于“放羊”情况,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生长,也存在安全隐患。怎么办?
乡村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制约了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健康生长。面临这种现状,江西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分决定在2017年下学期展开全省师范高校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赴遥远乡村小学支教自愿效劳试点。此举一方面能够有用缓解乡村小学音体美教师紧缺情况,有用破解乡村留守儿童特质问题,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增长才华、提高社会实践才能。经过有关部分的考察选定,在校生超过100名、留守儿童占比七成多、校园无音体美专职教师、地处遥远山区的乡村小学——水江镇小洞小学成为袁州区两个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赴遥远乡村小学支教自愿效劳受教点之一。
在此布景下,本年秋季开学后,就读于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14级音乐3班的马阳和宜春学院美术与规划学院14级美术教育专业的张宇梅以及就读宜春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张恒来到小洞小学展开支教自愿效劳。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