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墙体广告 未来,从
长沙黄花机场下飞机入城,不仅可享受无需等待红绿灯的快捷,还有景观绿带相伴。
2016年,
长沙机场大道提质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预计将在2017年春节之前正式通车。作为黄花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大道的提质改造将加强与公交、地铁、轻轨、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打造展示
长沙形象的新窗口。另一方面,机场大道的提质改造将为
长沙加快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增添新引擎。
缓解路面拥堵 闻着花,香入星城
2015年,
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从
长沙出发前往世界各地愈加便捷。然而,机场大道却不堪重负,出行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现象时有发生,沿线环境脏乱与“省门第一路”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提升
长沙综合交通能力,机场大道提质改造势在必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副市长黎春秋先后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查勘和调度,成立了市机场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
长沙县积极协调省市各职能单位,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确立指挥长一周一调度,副指挥长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项目动工至今,
长沙县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共达14次。
2016年1月,机场大道提质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全线位于
长沙县空港城和航站区内,总投资约15.3亿元。路线自北向南,北起长永高速黄花收费站,与规划金阳大道、现状人民东路交叉,与机场T1、T2航站楼匝道相连,终点设置在机场联络线与厦航路交叉口,顺接机场联络线南延线工程,全长约4.8公里,预计将在2017年春节前正式实现通车。
项目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将改造道路横断面分为两种形式。人民路以北路段,采用主6辅4断面,路幅宽度45米,绿化控制宽度75米,主路设计速度80km/h,保证快速通行;辅路设计速度40km/h,服务沿线经济。人民路以南路段,采用全线高架桥与地面交通分离的处理方式,路幅总宽度60米。高架桥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60km/h,专用对接机场航站楼。地面主4辅4,主路设计速度60km/h,辅路设计速度40km/h,主路服务南北向过境交通,辅路服务周边集散交通。
根据《
长沙市总体规划》(2001-2020)及《
长沙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20)》,机场联络线为贯通
长沙县南北向
乡镇的快速通道。本次改造范围为机场联络线中段,共与现状远大路、规划的金阳大道、现状人民东路、规划思源路、天祥路、大元路、临空南路分别相交,是连接长永高速、人民东路、机场航站楼、机场高速的南北向重要通道,同时也为黄花机场T1、T2航站楼部分客货运疏散提供了快速通道。
“项目建成后,机场大道车道更多、路面更宽、红绿灯也更少。未来,不管是从长永高速、人民路还是机场高速,通过机场大道都能直通航站楼。”设计人员说,“同时,沿线将设置连绵的景观林带和四季缤纷的特色花田,建成一条自然生态的景观绿道,与人民路、长永高速组成展示
长沙形象的景观大道。”
完善航空通道 打造空、铁、路立体交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而作为“一带一路”内陆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长沙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既要建设陆上、海上经济走廊,更需建立完善的航空通道,发挥航空、高铁等方便快捷的交通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位于
长沙县黄花镇的黄花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十大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国际旅客吞吐量居于中部五省机场之首,2015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接近20万吨。在2016年最新航季中,从
长沙黄花机场出发可直达国内外90个城市。同时,黄花机场第二跑道也计划于2016年交付使用。届时,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将上升到3100万人次,物流货运量也将大幅提升,还能起降空客A380、波音787等巨无霸机型,使得黄花机场在飞泰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美国等国的航班开通后,具备进一步深耕国际长途航班的条件。
黄花国际机场南行16公里,紧邻
长沙县黄兴镇,高铁
长沙南站,京深高铁、沪昆高铁在此交会出一个“黄金十字架”,从这里出发可直达全国19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并形成了“1.5小时到
武汉、
南昌,2.5小时到
广州,3小时到
深圳、
杭州、
贵州,4小时到
上海,5小时到北京”的5小时高铁经济圈,
长沙与中国主要经济区和城市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2015年年底,连接机场与高铁的全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开始试运行,从机场到高铁站只需10分钟!在不到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的空港和高铁复合交通枢纽,实现了国际国内“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
“提质改造后的机场大道,将能有效缓解沿线地区的交通压力,大幅度降低市区通往黄花国际机场的运输成本,进一步将强与区域内的京港澳、沪昆、长永、长株、平汝等高速公路的对接,完善现有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及通行能力。”
长沙县通途交通建设投资有限
公司总经理范燎亮说,“同时,将与地铁、
长沙磁浮快线形成配合发力的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
长沙航空通道。”
此外,作为
长沙市总体规划中机场联络线的一段,机场大道的拓改及其南延线的新建,最终将在
长沙东部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通道,既利于加强浏阳、
长沙县、机场与
株洲、
湘潭地区之间的全面联系,还将对拓展黄花机场腹地、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以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地标,机场高速、长永高速、人民路直达机场,京港澳、沪昆、长株、平汝高速与京广、沪昆高铁在此纵横交会,
长沙磁浮快线、地铁2号(东延)线、地铁6号线、长浏城际轻轨将直达机场,航空-高铁联运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助力临空经济 打造核心增长极中心
打开中国县域经济的地图,经济十强县中九个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而作为全国十强县中唯一地处中西部地区的县,“不临海、不靠边”的
长沙县则向空中突破,由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型,从黄花国际机场、空港城、
长沙经开区到毗邻
长沙火车南站的黄兴片区一气贯通,临空临铁经济这只隐形的翅膀已经初具雏形。
此次项目沿线途经的空港城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是
长沙未来重点发展地区。随着集中开发,片区汇集人口的能力逐渐攀升,未来将有大量的人员从事临空产业,区间内交通将快速增长,现状双向四车道的机场联络线明显无法满足临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机场大道进行提质改造,可将连接空港城临空经济区与市区的通道快速化、便捷化,对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合作、产业连接和资源整合,扩大社会就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以航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测算,在中国的机场,每100万旅客的吞吐量,就可以产生18亿元经济效益,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中国临空经济的“先行者”——北京临空经济区就创造了北京1/8的工业总产值和4%的经济总量。
目前,规划总面积54.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4亿元的
长沙空港城暨综合保税区项目已正式签约,与
长沙县合作的是央企中铁投资集团有限
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民生银行。这既是
长沙县目前最具开放型经济意义的PPP项目,也将是
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中最具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未来,空港城将打造成“知识型
现代服务业生态城”、“空港都市核心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服务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贸休闲业、总部经济和生物医药等八大高端产业,并有效实现产城融合。
而在
长沙空港城周边10公里范围内,还聚集了
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 梨工业园等一系列国家级及省市县重点产业园区和
上海大众、黄兴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半小时内可达长株潭核心区域,是
湖南产业活动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根据功能分区规划,
长沙临空经济区将是
长沙县重点开发区域,
长沙县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和两型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承接转移,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而在未来,由空港城辐射的临空经济区,由
长沙火车南站辐射形成的黄兴片区,将成为
长沙县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以地铁1号线、3号线、6号线等轨道交通,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长株高速等为主的高速形成的交融网络为支撑,
长沙经开区、
长沙空港城、
长沙汽车后市场产业群、黄兴片区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进制造区、临空经济区、高铁会展区等功能区,发展先进制造、
现代物流、加工贸易、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并推动黄花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 将
长沙县东部开放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国家“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的中心。
机场大道提质改造项目
总投资约15.3亿元
全长约4.8公里
人民路以北路段,路幅宽度45米,
主路设计速度80km/h
人民路以南路段,路幅宽度60米,
主路设计速度6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