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墙体广告 清明节时期,
洛阳市首次举行的“我愿化作一棵树”节地生态树葬团体公益活动在凤凰山纪念 园发动。此活动经过推行社会免费公益自愿搜集,安葬者选用不留名、不立碑、骨灰不保存,运用降解骨灰盒落葬,到达骨灰主动分化、回归自然、土地循环使用、 维护生态环境的意图。 黄政伟 摄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中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有2500多年前史。大家在清明思念祖先,寂静思索,追古怀远,知死乐生,寻找春天新的期望。
回归自然生态安葬理念渐入人心
伴跟着2016只“安全鸽”的放飞,“北京市2016年骨灰撒海清明公祭典礼”在长青园骨灰林基地骨灰撒海纪念碑前举行。数百位骨灰撒海亡者的亲属来到这儿,表达对魂归大海的亲人的怀念。
这些年,骨灰撒海在北京市民中的承受度逐步进步。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卫东介绍,自1994年到2015年,北京共举行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余份骨灰投入大海的怀有。
上海从2006年开端研讨推行小型墓和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式。经过不断努力,
上海葬式构造现已悄然改动。2015年,
上海市民挑选节地生态葬的已达41%。
湖北各地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
武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负责人介绍,
武汉市1997年开端探究树葬,现在树葬渐为市民承受,仅孝恩园陵寝就有树葬逝者4200人,变成
武汉市最大的树葬公墓区。
本年2月,民政部等九部分联合印发《对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辅导定见》,鼓舞市民施行生态殡葬。节地生态葬是推动殡葬改革向更环保、更低碳展开的必然趋势。
用文明看护清明绿色祭祀渐成风尚
记者了解到,一些文明环保的祭扫方法悄然兴起,社会各界正在用文明看护清明。
亮马河畔,新宣布绿色的柳枝上系着一串串千纸鹤。老大家组织起来,朗诵诗歌思念英烈;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河灯放入水中,这是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展开的清明文化节上的场景。
2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
武汉14家经营性公墓迎来98.8万市民祭扫。记者看望发现,鲜花祭扫市民显着增多。
广州市本年持续大力倡议无烟拜祭、鲜花拜祭等新式祭扫方法,银河烈士陵寝本年专设了约350平方米的无烟拜祭区,并免费供给鲜花、爱心卡、 黄丝带等拜祭用品供市民取用。3日,还有市民在此偶遇前来拜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咱们现已接连五六年在无烟拜祭区祭扫了,这种方法极好。”他说。
本年是
南昌市上坟人群最密布的瀛上墓区施行全部“禁鞭禁燃”的第三年。2日下午,记者在墓区看到,绝大多数市民自觉不带香烛、鞭炮、冥币等纸扎祭祀品进入园区。路旁边小摊贩的祭祀品也已更新换代,除了受欢迎的鲜花和纸花,还有黄丝带、小型花圈等。
网络祭扫渐成风潮,网上祭扫市民不断增加,为满足市民不一样需要,
湖北不少陵寝本年还推出
手机APP和微信
大众号。
只需追思情感在,一束鲜花、一篇祭文,就是对祖先最佳的祭奠。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节古时又叫郊游节,不是单纯的祭祖和上坟,还有郊游、荡秋千、打马球、拔河、斗鸡、蹴鞠、扑蝶、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而,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喜赏春的喜庆氛围。
清明时节,郊游赏花是不辜负春色的最佳挑选。据携程旅行网数据,本年清明,
江西婺源、
安徽黄山、
河北赵县等传统闻名赏花名胜照旧人流如织。武大樱花的盛名也让旅客将目光投向了各大高校内怒放的花卉。
清明小长假首日天气晴好,北京市属各大公园的绚丽花卉烘托出一幅幅漂亮的生态画卷,玉渊潭公园樱花节、北京植物园桃花节、陶然亭公园海棠春花节等春花活动迎来汹涌“赏花人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日各大公园游客量累计突破50万人次。
风俗专家表明,跟着清明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年的清明都会形成短途出行和国内赏花郊游旅行的小顶峰。而这也恰恰阐明,清明节不只是哀思之日,也变成一个富于日子情味,裨益身心健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