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黄昏,
南昌市新建区沿海丽水佳园小区内,几只漂泊狗乱窜,见有人靠近,不停狂吠。记者连续多日在
南昌街头和小区走访,均发现有相似场景,漂泊狗给市民生活带来平安隐患。
据理解,一个多月前,
南昌曾发作一同严重的漂泊狗伤人事情。3月2日一早,
南昌市民孔女士在红谷滩新区秋水广场左近的沙洲上,遭遇了一大群漂泊狗的围攻,全身多处受伤,孔女士为逃生只好跳进水中,并拨打了110报警。随后,体无完肤的孔女士被送往
医院救治。医生引见,孔女士被狗咬伤20多处,受伤状况十分严重。令人吃惊的是,两天后,又有人在江洲上被狗咬伤。
南昌市
公安局水上分局大桥派出所民正告诉记者,事发时,赣江水位很低,江洲浮出,一群漂泊狗在此“安家”。“为防止再伤人,警方抓到了8只漂泊狗送往特地的收留机构。”经办民警称,警方已在江边立了一块警示牌,提示市民多加当心。
这么多漂泊狗是怎样来的呢?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弃养是形成漂泊狗的主要缘由。
南昌市暂时犬只留检所工作人员刘先生通知记者,去年全市有2000多只狗被送到留检所,全都是漂泊狗。“
南昌市各个县区捕狗队将抓捕的漂泊狗送到留检所,我们逐一注销造册,可以找到主人的,通知对方领走。找不到主人的,也能够由市民办理相关手续后停止领养,或者送往收养所。”刘先生说。
4月8日,记者在
南昌小动物协会安义基地看到,基地内有各品种型250多只狗。
南昌小动物维护协会会长李盼引见:“这些大局部是漂泊狗,在城区被抓捕后,找不到主人也无人认养,只好送到这里来。不过,由于经费主要靠各方捐助,缺口很大,目前基地的运营面临窘境。”
城市之中漂泊狗问题如何处理?
记者理解到,为了标准养犬管理,2016年7月1日,《
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其中针对漂泊狗的收留和领养都有明白规则:设立犬只收留场所,装备无害化处置设备,归入本市公共设备建立体系;犬只收留场所由
公安机关管理,担任接纳、检验和处置无主、弃养、扣押、没收的犬只;在犬只收留场所之外,
公安机关能够拜托社会组织或者专业机构接纳、检验和处置无主、弃养、扣押、没收的犬只,并对其停止监视。
但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南昌市社会公益组织人士简格民以为,要树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辅助、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城市漂泊犬尽管理形式。“收容漂泊犬的民间机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有益补充,但面临着很多艰难,要加大对
南昌小动物维护协会这类民间组织的支持,依托社会组织处理城市漂泊狗管理问题,职能部门能够经过提供犬只收留场地或者相关物资,以及政府购置效劳的方式来完成。”简格民说。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廖晓明以为,要完善相关法规,对随意遗弃宠物者停止处分,从源头上加大管理。还要经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腕,增强对犬只的精准管理,减少漂泊狗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