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什么——
生态宜居、健康舒适、交通便捷等10方面共126项指标
深入查找“城市病”根源,提出“治疗方案”……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据专家介绍,针对各种“城市病”,推行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尤显重要。通过推行城市体检评估制度,能够更好防治这些“城市病”,还能像对人的体检一样,起到“防未病”的作用。城市体检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按住建部要求,城市体检由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城市自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由市级层面自行完成,第三方体检由住建部组织完成。
今年,我市入选全国59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体检范围为市辖区建成区,体检工作围绕《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省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确定的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市政设施、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以及社会满意度调查等城市建设领域十大方面120项指标进行评估,并结合南昌实际、发展特点提炼了6项特色指标,形成了“120+6”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同时,针对市民诉求,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近7000份,完成了《南昌市2021年度城市自体检报告》编制。
啥结果——
南昌“身体健康”,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我市“自体检报告”显示,126项指标总体较好,社会满意度总体较高。我市在城市环境、高品质生活、城市交通、城市特色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城市宜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保持高颜值。2020年南昌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5%,连续七年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市3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4.6%。建成区城市绿地率为39.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城市绿道长度为345.7公里,万人拥有城市绿道长度0.89千米,基本上构建了“四横七纵六环”的城市绿道网,为市民日常出行、休闲游览提供了极大便利。
高品质生活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居民幸福感指数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市建成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还成功打造了172个“1+5+x”社区邻里中心,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81.3%;医疗卫生设施中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8床/千人、11.05人/千人;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形成了“南昌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交通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交通拥堵缓解明显。我市大力推进“十纵十横”干线路网建设,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于百度地图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指数排行榜,南昌市交通拥堵指数排名持续下降至58位。同时,我市取消了车辆限号措施,实现了“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的双重效益。此外,我市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75.93%,轨道交通日均客流强度相比中部省会城市有明显优势。
城市特色日益彰显,旅游市场繁荣兴旺。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寻梦滕王阁》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正式公演,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正式运营……随着这一大批文旅项目的精美呈现,南昌形成了“北有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载体的汉代文化,中有滕王阁为载体的唐代文化,南有八大山人为载体的明清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体检结果显示,南昌在城市创新活力和安全韧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多元包容、停车设施、市政设施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的空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城市吸引力、工作机会、噪声污染、小汽车停放、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房价以及内涝治理等反映强烈,满意度较低。
咋治疗——
形成“城市治理项目库”,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为确保体检结果落地见效,我市正在积极探索城市体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我市已针对2021年城市体检查找出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短板和问题,从九大维度提出了提升策略和治理措施,形成了“城市治理项目库”。同时我市以被列为住建部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将城市体检作为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前置程序,结合目前或计划开展的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体检成果用于支撑更新举措、重大行动安排的前提依据。
“今后,我市将以城市体检为抓手,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对标‘一流城市’水平,全面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