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2021年南昌市人口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末我市常住人口达到643.75万人,人口总量跃升至全省设区市第二位;比202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8.25万人,增长2.92%。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蕴含着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南昌人气上升靠的是什么?18万余人口流向的背后又释放出了哪些信号?“后浪”涌入,我市配套设施能否跟上?当前人口形势将对我市培育市场主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记者展开深入调研。
引人:就业机会多 人才政策好
“2021年,我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新增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的比重由2020年的13.84%提升到14.25%,显示出我市的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强认为,这得益于我市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新政的落地实施以及城市功能的明显提升。
据悉,2021年,我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3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破50%,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向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来昌留昌创业就业。2021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10808户,比上年底增长23.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增长17.4%,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为我市集聚了大量人口。
与此同时,人才政策的持续显效也吸引了大量高技能青年人才。近年来,我市陆续发布人才新政,以“政策优惠”不断加大南昌吸引人才的“砝码”。2021年,我市还举办了“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百场校招’”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我市人才“十条”政策已发放人才生活补贴8.57万人,兑现补贴资金13.85亿元。
“随着全市‘转作风 优环境’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管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南昌城市功能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一批‘胡子工程’相继攻坚销号,城市交通快速化立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义务教育医疗服务均衡化发展持续推进以及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建设速度、成效等方面,正不断增强南昌的城市吸引力。”胡强补充道。
留人:配套有保障 生活更便捷
长远来看,劳动力和人才并非“一引了之”。如何让劳动力和人才留得住、留得安心?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是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人口增长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学生人数的增加。”南昌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总督学万晓玲表示,教育部门将坚持多渠道发力,有力保障增加人口的就读权益。
针对市民对幼儿园园位、中小学学位的实际需求,我市正实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扩大教育供给。2021年67所普惠性幼儿园开园、新增普惠性园位1.9万余个;新增中小学学位3.1万余个。此外,通过全省统一招考、实施“特岗计划”、接收免费师范生等,我市多渠道广泛补充师资。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81647人、专任教师66684人,较上学年分别增长6.81%和5.01%。“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将不断增强供给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目标。”万晓玲表示。
城市通信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城市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长。
“据省通管局统计,我市2021年实现电信业务总量84.7亿元,增长29.8%;移动电话用户783.8万户,比2020年增长了56.5万户,增长7.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10.9万户,比2020年增长了35.7万户,增长1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丽坤介绍,虽然我市常住人口有大幅增长,但目前无论是从通信设施的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我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都能满足市民和企业的需求。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累计开通5G基站12350个,全省占比22%;新开通5G基站3730个,均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累计开通4G基站28127个,NB-IoT基站3189个,5G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主城区100%连续覆盖和乡级行政区100%全部开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推进5G基站建设,建成高速、泛在、智能、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发挥好5G技术赋能作用,推动其在工业互联网、VR/AR文创旅游、网联车、现代农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试点示范应用。”牛丽坤表示。
发展:主体添活力 产业聚动力
从我市人口年龄构成看,全市常住人口中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增加,2021年末我市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43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82%,比2020年增加21.7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大量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胡强表示。
除此之外,人口流入与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张志刚认为:“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添活力、增动力,吸引了大量人才聚集、人口流入。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又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扩大了消费市场,提升了消费实力。”
去年,我市新增企业4.82万户,占全省新增企业的18.36%,新增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一。今年,我市以高质量落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统领,大抓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市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建立起通报机制和约谈机制,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据悉,今年1-2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49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7.15%。
“我们相信,随着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精神,不断优化政务服务、降低经营成本、保护企业家权益,南昌的营商环境将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全市人口也将实现总量快速增长、各类人才加速集聚的良性发展。”张志刚对南昌的发展充满信心。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